提前规划!2025年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最全指南:条件、评分与政策红利详解
西安市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南!申报条件、评分与政策红利整理如下,未央区、碑林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灞桥区、新城区、莲湖区、蓝田县、周至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需要申报的企业可随时咨询。
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一、申报条件
企业申报2025年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以下七项基础条件,缺一不可:
1.注册时间要求
企业申请认定时须在西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成立满1年以上(按自然年度计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外地迁入西安的企业,若已在原所在地取得高企资格且仍在有效期内,可申请资格延续,无需重新认定。
2.知识产权要求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所有权。需满足以下任一标准:
1项以上Ⅰ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等;
8项以上Ⅱ类知识产权: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
所有知识产权须权属清晰且在有效保护期内,且需通过技术专家对其技术先进性和核心支撑作用的评审。
3.技术领域要求
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八大范畴: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企业需提供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说明及技术指标证明材料,如检测报告、销售合同、用户报告等。
4.研发人员比例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科技人员包括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以及专门从事研发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人员,需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含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申报时需提供人员花名册(注明科技人员)、社保缴纳证明或工资发放清单等材料。
5.研发费用占比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需符合下列要求: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研发费用需由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形成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需提供专项审计报告及相关销售合同、发票等佐证材料。
7.合规经营要求
企业在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且企业所得税纳税信用记录良好,近3年内未因偷骗税受到税务机关处罚。
二、评分标准与细则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采用专家综合评分制,满分100分,企业需达到71分及以上方可通过认定。评分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
(一)知识产权评价(最高30分)
技术先进程度(最高8分):评估知识产权技术的创新性和行业领先水平,I类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得分显著高于II类知识产权;
核心支持作用(最高8分):考察知识产权是否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需提供详细的技术关联说明;
知识产权数量(最高8分):根据知识产权的数量进行评分,例如1项以上I类知识产权可得7-8分,而6项以上II类知识产权可得5-6分;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最高6分):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得分高于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的知识产权。
注:避免在申报当年集中获取知识产权,否则可能被质疑研发活动的持续性,影响得分。
(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最高30分)
转化数量(最高15分):近三年平均每年转化5项以上科技成果可得最高分(12-15分),需提供每个成果的证明材料;
转化质量(最高15分):评估转化的成熟度、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需提供销售合同、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佐证材料。
注:科技成果包括专利、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需体现与企业研发项目、高新技术产品的关联性。
(三)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最高20分)
研发管理制度(最高5分):评价企业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研发费用辅助账设立等;
研发机构建设(最高5分):考察企业研发部门的设立及科研条件(如设备、场地);
成果转化激励(最高5分):评估企业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
产学研合作(最高5分):评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及协议执行情况,需提供合作协议及共同研发项目的证明材料。
注:该部分需提供制度文件、执行记录及实际应用效果的证明,避免“有制度无执行”。
(四)企业成长性评价(最高20分)
通过计算企业净资产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进行评价,各占10分:
净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末净资产÷第一年末净资产+第三年末净资产÷第二年末净资产)-1;
销售收入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收入÷第一年销售收入+第三年销售收入÷第二年销售收入)-1。
评分根据计算结果在同类企业中的百分位数确定,如两项指标均达到35%以上可得满分20分。
注:成长性指标需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佐证。
三、申报成功后的政策红利
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企业可享受以下五大类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
(一)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减免:资格有效期内(自认定当年起3年),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非高企为25%)。以年利润2000万元企业为例,每年可减免税额约200万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按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二)财政资金与补贴
市级奖励资金:西安市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复审通过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区级叠加奖励: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等区域提供额外配套奖励,例如:
西安高新区:对首次认定企业额外奖励10-30万元;
西咸新区:新增国家级高企最高奖励50万元,民营企业叠加“专精特新”政策后最高可获100万元;
研发专项补贴:研发投入占比≥5%的企业,可按年度研发费用的5%申请补贴,最高200万元;承接高校技术转化的企业,按交易额30% 补贴,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
(三)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提升
国家级资质认证:高企是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权威认可,显著提升企业在招投标、政府采购、商业合作中的公信力与竞争力;
市场准入优势:高企资质是申请行业准入资质(如ISO认证)的基础条件,也是政府优先采购目录的重要门槛;
产业链协同机会:高企更容易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获得技术协作与订单倾斜,并优先被推荐申报“专精特新”企业。
(四)融资支持与资本优势
信贷资源倾斜:纳入陕西省科技金融对接库,享受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部分银行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
风险投资青睐:高企更易获得VC/PE投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高企获投概率比非高企高出40%;
上市基础条件:高企资质是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核心门槛,可提升企业估值20%-30%,并享受上市“绿色通道”服务。
(五)创新资源与人才支持
科研项目优先权:优先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如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支持,申报成功率提高50%以上;
人才政策倾斜:高企核心技术人员可享受“西安英才计划”补贴(最高100万元/团队),在落户安居、子女教育方面获得专项支持;
土地与设施保障:优先获得办公及工业用地,部分园区提供“拎包入住”研发场地(如秦创原总窗口);自建厂房的,按设备投资额5%补贴,最高500万元。
四、关键注意事项
1.申报时间节点:2025年西安市高企申报为“常年申报、分批受理”,但考虑到材料准备周期,建议企业提前筹划,预留2-3个月材料准备期;
2.财务数据一致性:确保研发费用占比、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等关键指标在纳税申报表、财务审计报告、专项审计报告中数据一致,避免因差异被“一票否决”;
3.知识产权布局策略:优先布局I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周期约2-2.5年),若技术成果短期内难以获得授权,可搭配6项以上II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约6-12个月,软著约3-4个月);
4.持续维护义务:认定后需每年在“高企认定管理工作网”填报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累计2年未填报将取消资格;期满前3个月需提交复审申请。
高新技术企业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极速响应
第一时间相应你的需求

专属服务
服务顾问全程多对一服务

信息安全
平台赋能保障客户信息安全

售后无忧
承诺3年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