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标杆车间申报工作重点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细分行业,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流程,建设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通过标杆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场景集成和业务流程再造,发挥标杆引领作用。
智能制造标杆车间
依托企业的单个车间,面向若干个制造环节,提炼关键需求,通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核心制造环节的深度融合,带动整个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提高和升级。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标杆车间称号每年认定一次,有效期为三年。二者的申报条件主要体现在上年度主营收入、智能化建设投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数量设定的门槛不一样,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要求更高。
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也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途径。《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示范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建设50个左右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00个左右智能制造标杆车间。截至目前,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共有29家、标杆车间89个,已完成2025年目标的58%、44.5%。
5月7日,湖南省工信厅官网发布了“关于开展2024年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标杆车间申报工作的通知”,今年的申报工作与去年有何不同?已获得支持的企业有何特点?快来跟小策一起看看吧。
一、申报条件变化
对比去年的申报通知发现,今年的申报条件中新增了一条要求:申报企业应已完成湖南省智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智能工位调度管理系统的信息填报,并通过智能制造企业审核。
二、四大优势产业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对比近两年的公示名单发现,来自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和工程机械四大优势特色产业链的企业占比最大。2023年获得支持的企业中,来自新材料产业的企业数量较2022年增长5.5倍。
三、获评企业呈“年轻化”
政策快车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获评的企业大部分是进入“成熟期”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82.76%、62.33%。在2023年的的公示名单中,成立年限不足5年的企业占比有所增加。
从员工规模上看,2022年超四成获评企业的员工规模在1000-9999人区间,占比最大。而2023年获评企业的员工规模主要集中在100-499人区间,占比41.67%。
以上两组数据说明,获评企业在重视智能化建设方面呈现“年轻化”趋势。
四、企业专精特新“成色足”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标杆车间代表企业智能化发展在省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一流水平,且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这其中也隐藏了不少来自细分领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高手”。上一批70家获评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15家(占比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占比63.33%)、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占比8.33%)。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较2022年增长13.33%。

极速响应
第一时间相应你的需求

专属服务
服务顾问全程多对一服务

信息安全
平台赋能保障客户信息安全

售后无忧
承诺3年售后服务